香港入冬以來,時常受到東北季候風的影響,一些高地風勢更達 烈風程度。不知你有沒有這些經驗,筆者多年前曾到昂平露營,那時,正值強烈季候風訊號高掛的日子,起好的營幕,一迅間就被大風吹得東倒西歪,整個晚上,只 是聽到天幕拍打營幕的聲音,早上起來時,發覺營棍被大風吹曲了。這次經驗,令筆者花費了幾百元來購買新的營棍。

淺談營幕

記得多年前,筆者還是當童子軍的時候,跟隨大哥哥到郊外進行露營活動時,背上所背的營幕,真是十分之沉重,營棍是由多節木棍所組成,營幕是由帆布所製成。 每逢下雨過後或早上露水沾濕,回程時所背的營幕定會增加重量。當時,流行的營幕都以A字營為主,並沒有現時的蒙古營。

蒙古包的出現

七十年代中期,開始有蒙古營的出現,但是早期的蒙古營,營底仍然是用尼龍帆布所造成,同時營棍多以纖維所造,重量就因用料而增加,當其時的主流仍以屋仔營 為主。因為蒙古包的價錢比屋仔營的價錢貴上很多。但是蒙古包的堅固程度就比不上當其時的屋仔營。由於屋仔營以鐵管作為營棍,而主要以營繩控制整個營的堅固 程度。但是蒙古包主要是靠兩條纖維或多條營棍交叉,營繩只是作為輔助之用。

多變的年代

到了八十年代,開始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營幕,有一條營棍及多條營棍的結構。但是,總括上都是分為兩個類型,分別是拉扯式及獨立式。拉扯式的主要以營釘作為固 定及受力點,如所選擇的營地不可以安裝營釘,拉扯式的營幕便不能架設。獨立式的營幕是不需要用營釘,只是依靠二支或多支營棍交叉,便可以將營幕架設,營釘 及營繩主要用作輔助營幕之用。

今時今日

到了二千年的今天,營幕的設計仍然是離不開上述的兩個類型。但是功能方面已經改進了不少,有些營頂位置是一個紗窗,方便夜間觀星之用。至於營棍方面,已經 改為鋁合金的營棍了,重量方面大為減輕。現時已經很少見用木棍作為營棍,只有一些較為便宜的營幕,仍然是以鐵作為營棍。

一點少常識

可能你也曾聽到一些登山用品店的職員說,什麼三季營幕及四季營幕,眾所週知四季就是春、夏、秋、冬。但是,一般的登山用品所提到的四季,冬季的意思是雪地 上所用的。雪地上所用的營幕分別是,在天幕的底部之下,有一層雪腳,方便將雪堆積,以便增加死氣空間,用作保暖之用。有一些牌子的營幕,是可以更換外帳以 作為雪地之用。

選購需知

現時香港可以購買的營幕由數百元至數千元不等,不是只有價錢貴的才是好裝備。一些所謂的登山名牌,如M… X…、N… X…、E…、M… X…等等〈X的英文字不方便透露〉,其設計外型、結構都十分之好,但是設計者未考慮到背負者的感覺,這些營幕動不動就有十磅八磅重,比較一般般的,都 有四公斤重。當你背上所有裝備登山的時間,感覺上就像登山的腳伕。

作為一個入門者,需要購買一個營幕時,你需要注意下列各點。

1. 個人的經濟能力。
2. 整體上營幕結構,防風及雨水的能力、其他可以擴展的功能,如更換外帳可作雪地之用。
3.

需要多少人同住一個營,一般營幕如是四人營,都是以四人尖頭倒腳方式睡眠來計算。所以,廠方列明的人數,並不代表你個人可以接受這數量的人同一個營。

4. 整個營幕的重量。
5. 營幕的配件是否可以補購或修理。
6. 營幕用料的拉力。
7. 在天幕之底下是否有防水層。
8. 整個營幕的通風透氣程度。
9. 天幕之下的空間,是否可以容許在雨天之下作煮食用途。